9月12日凌晨,甘肃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间女生宿舍突然亮起灯。
上铺传来压抑的呻吟声,惊醒了几位室友。
紧接着,“大学生宿舍产子大出血”的说法迅速引爆网络,一时间猜测四起。
直到四天后,校方终于回应:母女平安,已送医,家长也在陪护。
“平安”通报来了,但很多人的疑问却没平息:
一个大二女生,从怀孕到临产,是怎么做到身边无人知晓的?
在没有消毒、没有急救的宿舍里,她如何独自扛过分娩这场生死考验?
流传出的视频里可以看到:医生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快步离开宿舍,楼道里站满了围观的同学。
产妇被抬上担架——全身包裹严密,脸也被遮住。
也正是因为这“看不见脸”的场景,很多人猜测她是否遭遇不测。
这早已不是高校第一起“宿舍产子”事件:
为什么很多女生宁愿独自面对风险,也不敢求助?
▪️性教育还停在“不能说”的阶段:很多孩子根本不懂避孕,也不知道出了问题该找谁;
▪️宿舍管理重形式轻关怀:能查寝查违规,却察觉不到一个身体正在明显变化的女孩;
▪️家庭谈性色变:出了事不敢告诉父母,怕被骂、怕丢人;
▪️偏见依旧可怕:“未婚先孕”在一些人眼里仍是“不检点”,让人只能隐藏到底。
有人说,“大学生也是成年人,生育是她的权利。”这话没错,但问题是:
她是在有准备、有支持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吗?
还是在恐慌与孤立中熬到最后一刻?
回头看,我们那一代要是大学怀孕,基本只有“开除”一条路。
如今时代变了,政策允许大学生结婚生育,舆论也更宽容。
但比允许更重要的,是配套的支持:从教育到管理,从家庭到社会,我们是否给了年轻人说出口的勇气?
当一个女孩只能在宿舍床上独自迎接新生命,
这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沉默,
更是整个支持系统的一次失守。
十多年前,我上大学那会儿,曾听过别的学校的一个新闻事件:
相传某某学校有一女生在厕所生了孩子,事后啊,被发现,赶紧给送到了医院。
我们听了都非常震惊:天哪,这还在上学呢,突然间整了个孩子出来,她是上学呢,还是当妈呢?孩子都生了出来,谁来帮她养孩子。
很匪夷所思让人唏嘘不已的一件事情。
那个学校好像是职校,大家也都默认职校挺乱的,对于这事见怪不怪了。
这是发生在2010年左右的事情,没想到都到了2025年,依然有类似的事情发生。
太阳底下,无新鲜事啊。
2025年9月12日,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在宿舍内独自分娩,网传其“失血过多去世”,后校方辟谣并确认母婴平安。该女生孕期近10个月未被察觉,直至分娩时室友发现异常。
怀孕那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异常,这怎么可能呢?
微博上有一个热搜词条:大二女生宿舍分娩到底谁的错?
谁的错,她自己要承担90%的责任。身为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荒唐行为负责,跟男友发生关系,都怀孕了却选择瞒着而不在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父母。瞒着,能瞒过去吗?难不成在这期间都没有在网上了解下关于怀孕的基本知识吗?都上大学了,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,是一种悲哀。
为何不敢求助?
许是她知道自己惹了祸犯了错,害怕承担责任吧。
害怕管什么用,已经怀上了,不采取相应的措施,随着孩子的月份越来越大,这后面不还是得选择生下来。还好没出什么意外,这要是出了意外,岂不是“一尸两命”。大无知了,上了大二的学生,都已经19岁了,在各方面还跟个孩子一样幼稚。
学校有责任吗?
辅导员跟学生的关系比较密切,是该有所察觉的。学校还是应该多举办一些关于性教育的讲座,给大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,同时也要告诫学生切不可年纪轻轻就有了孩子。学校是学习的地方,学习的年纪不该早早生子,还没完成学业呢就生了个孩子出来,日后岂不是废掉了。
年纪轻轻就当妈了,没什么可提倡的,这不是一件好事。
父母也要负一定的责任,要对孩子多关心一些,都怀孕了,怎么可能看不出来。父母不跟孩子沟通,也不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,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,所以才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清楚。
关于男方的责任,这里要警醒各位无知的年轻女孩。大二女生在宿舍产子,孩子的父亲是谁无从得知,全程都隐身。如果男方能及时察觉和承担一定的责任,也未必会出现这个结果。只可惜啊,男方也是个学生,同样的幼稚,又如何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。
我这里说我自己的观点:我是绝对不太支持大学生生孩子的,研究生还可以,毕竟年龄到了,但是本科生最好不要,太年轻了。
不要年纪轻轻就生了孩子,这没什么好处。
自己都还不成熟呢,怎么当妈。
很多年前,我在火车上遇见了一对看似年轻的夫妇。
他们看起来都很年轻,却已经有了两个小孩。
交谈之后,我得知:那位女士在大学期间就怀孕了,为了照顾孩子,她不得不放弃学业。怀孕期间,她不仅要照顾孩子,还要应对考试,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孩子一岁后,她再次回到学校,但不久后又怀孕了。
我好奇地问她是否对自己的早孕感到后悔。
她坦诚地说,她确实后悔了,因为她从未真正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生活。自从怀孕生子以来,她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是自己。然而,孩子已经降临,而男方也愿意与她结婚,因此她只能选择接受婚姻。至于男方父母的对待,以及男方对她的态度,她发现自己很难再去为自己争取什么,因为家庭的责任已经让她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。
她也没办法出去工作,总结下来就是一句:太可惜了,她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付出了应有的代价。
前几年有一些媒体在传,说什么大学生在校生子挺好的,这样的话早早完成生孩子的任务,毕业之后出去找工作,你孩子都有了,也就不存在什么危机了。呵呵,女孩子一定要切记,千万不能被蒙骗了,你一旦生了一胎,后面就会有二胎,还可能会有三胎。你自己没有挣钱的能力,那么也只能听从他人的,当一个“生育机器”了。
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。
大学期间,可以多谈几场恋爱,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自己,不要怀孕,不要生孩子。
理想情况下,生育应当安排在完成学业、稳定工作之后,先在职场上磨砺个两三年,同时与伴侣建立稳固的感情基础,然后再步入婚姻的殿堂,考虑组建家庭。在孩子降临之前,尽情享受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时光。你会发现,那段毕业后未婚的时光,才是你最真实的自我时光,不受任何束缚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只有你一个人。
在我的人生旅程中,我选择了在26岁结婚,27岁迎来了我的孩子。
回想起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,那是在22岁到26岁之间,未婚的岁月。那时,我充满活力,对世界充满好奇。我在26岁时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背包旅行,走遍了多个地方,住在青年旅社,体验了沙发客的生活,现在回想起来,真是不可思议。旅行结束后,我与男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,然后迎来了孩子的到来,生活被孩子填满,那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。从2017年结婚至今,我们已经走过9年的婚姻生活,成为父母已有8年,每天都与孩子们相伴。虽然很快乐,但这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生活。如果你没有体会过一个人的生活就过早步入了婚姻孩子,你会为自己感到很可惜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真心的一个建议:恋爱要好好谈,结婚稍微晚一点没什么,可以发生关系,做好防护措施,带好套,千万不要生孩子。等到25岁之后再去考虑结婚生子的事。上学的年纪就好好学习,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规划,朝着你想要的目标去努力和奋斗。通过谈恋爱提升自己的恋爱观和鉴别渣男的能力,成熟一些,保护好自己,不要过早怀孕。
20岁当妈和30岁当妈,绝对不一样。
20岁,你还不成熟,你自己都还是孩子。
30岁,你经历过一个人的生活,也有稳定的工作,经济独立,这个时候你内心强大可以保护自己,也可以给予孩子更好的爱。
好好学习好好恋爱的年纪,去享受属于你的自由。
当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,能晚则晚,做好心理准备,最好还是在25岁以后。
保护好自己,要为自己的行为担责,也得为“无知”付出代价。
在外国一些国家,非婚生子比例甚至超过已婚,社会给予充分支持,政府提供福利保障,舆论少有指责与歧视。相比之下,我们的教育与制度更显滞后。大学生本应是专注学业、追求梦想的年纪,却有人不得不在宿舍里承受生命的极限考验。当一个女孩在宿舍里孤身迎接分娩的疼痛,我们不该只指责“她太不懂事”。真正需要追问的是:我们给过她多少选择的余地?给过她多少勇气去求助?瓜瓜愿每个女生都能安好。